【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数典忘祖”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原意是指翻阅典籍时忘记了祖先的名字或事迹,后来引申为忘记自己的根本、祖先或历史,形容人缺乏文化认同感或对自身传统的漠视。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数典忘祖 |
拼音 | shù diǎn wàng zǔ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五年》 |
原意 | 翻阅典籍时忘记祖先名字 |
引申义 | 忘记本源、传统或历史 |
使用场景 | 批评不尊重历史、文化或家族的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二、出处与演变
“数典忘祖”最早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原文如下:
> “叔向曰:‘……今子之言,是数典而忘其祖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翻阅典籍却忘记了祖先的名号,是一种失礼和不敬的表现。后世将此引申为对历史、文化的遗忘或轻视。
三、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从小在海外长大,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简直是数典忘祖。 | 批评他对本国文化的不了解。 |
这些年轻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真是数典忘祖。 | 表达对年轻一代文化认同缺失的担忧。 |
企业若忽视本土文化,就等于数典忘祖。 | 强调保持文化根基的重要性。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忘恩负义、背信弃义、数典忘祖(同义) |
反义词 | 记忆犹新、饮水思源、不忘本 |
五、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数典忘祖”不仅用于批评个人对历史文化的忽视,也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全球化或现代化而丢失了自己的文化根脉。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该尊重并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总结
“数典忘祖”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也提醒人们要铭记自己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它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文化认同感或历史责任感的行为。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文化自信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