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到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rdquo 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rdquo

2025-08-04 00:45:26

问题描述:

到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rdquo 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rdquo,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4 00:45:26

到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rdquo 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rdquo】在历史典故中,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说法一直存在争议。这两句话都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但其出处和含义却有所不同。本文将从来源、语义、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异同。

一、原文出处

说法 出处 原文内容
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晋春秋》 “操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太祖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吾奉天子以令不臣,天下可定矣。’”
奉天子以令不臣 《汉晋春秋》 “吾奉天子以令不臣,天下可定矣。”

从上述可以看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曹操在《汉晋春秋》中的原话,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后人对这句话的演变或误传。

二、语义解析

说法 含义 情感色彩 使用背景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指利用天子的名义来号令诸侯,带有较强的权力操控意味 贬义 多用于批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
奉天子以令不臣 强调以天子的名义来讨伐不忠之臣,强调正统性和合法性 中性偏褒义 更贴近曹操当时的政治立场和战略目标

“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侧重于“挟”,即控制、利用;而“奉天子以令不臣”则强调“奉”,即尊重、顺应天子权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

三、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说法 使用时期 主要用途 代表人物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描述曹操控制朝廷、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的行为 曹操
奉天子以令不臣 东汉末年 更早的表述,体现曹操的政治策略 曹操

实际上,“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曹操最初的表达方式,后来演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说法。

四、结论总结

项目 内容
正确说法 “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原始出处,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后世常见误用
语义差异 “挟”强调控制,“奉”强调尊重和合法化
历史评价 “奉天子以令不臣”更符合曹操当时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策略
流行程度 “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为人熟知,常被误用

五、建议使用方式

- 在正式历史研究或学术写作中,应使用“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一原始表述;

- 在大众传播或通俗文章中,可以使用“挟天子以令诸侯”,但需注明其为常见误用或演变版本。

结语:

“奉天子以令不臣”才是曹操最初的真实表达,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虽广为人知,实为后人对其政策的一种解读或误读。了解这一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语境与人物动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