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的词语意思】“变本加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现象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严重或极端。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某些人或事物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恶劣、过分。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变本加厉 |
拼音 | biàn běn jiā l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弊也,则变本加厉。” |
释义 | 原指比原来更加厉害,现多指情况或行为比原来更严重、更恶劣。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负面行为或现象,如批评某人的态度、做法等。 |
近义词 | 日益严重、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
反义词 | 逐渐缓和、有所收敛、趋于平稳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不良行为 | 他原本就不太守规矩,后来更是变本加厉,连基本的纪律都不遵守了。 |
描述社会问题 | 随着经济压力增大,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也变本加厉。 |
描述个人情绪 | 她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变得变本加厉,让人难以应对。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场合:该词多用于负面语境,若用于中性或正面情境,容易引起误解。
2. 语义混淆:有人将“变本加厉”与“变本加利”混淆,但“变本加利”并非规范用法。
3. 情感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气,避免在正式或礼貌场合随意使用。
四、总结
“变本加厉”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事物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糟。它常用于批评或描述某种负面现象的升级。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并注意避免误用。
通过了解其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