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耳聪目明是什么意思】“耳聪目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听觉敏锐、视觉清晰,能够很好地感知和辨别周围的事物。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人的感官能力,也常引申为对事物有良好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耳聪目明 |
拼音 | ěr cōng mù míng |
释义 | 听觉灵敏,视力清楚。比喻人聪明、有见识,能准确地观察和判断事物。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耳聪目明,不以私欲乱其心。”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聪明、有眼力,也可用于形容环境或情况清晰明了。 |
近义词 | 明察秋毫、耳清目明、见多识广 |
反义词 | 耳聋目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二、词语用法示例
1. 形容人聪明
- 他从小就耳聪目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 形容观察细致
- 这位侦探耳聪目明,连细微的线索都能发现。
3. 形容环境清晰
- 天气晴朗,视野开阔,真是耳聪目明的好天气。
三、词语延伸理解
“耳聪目明”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感官敏锐,更强调一种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耳聪目明”的人往往更容易抓住机会、避免错误,因此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鼓励人们保持敏锐的思维和开放的视野。
四、总结
“耳聪目明”是一个含义丰富、应用广泛的成语。它既可用于描述人的感官能力,也可用于表达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通过了解它的出处、用法和相关词语,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