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诈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尔虞我诈”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不信任的状况。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也屡见不鲜。本文将从成语的含义、出处以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含义
“尔虞我诈”字面意思是“你骗我,我骗你”,用来形容双方或多方在交往中充满欺诈、不诚实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竞争、利益冲突或缺乏信任的环境中。
- 尔:你
- 虞:欺骗
- 我:我
- 诈:诈骗、欺骗
整体意思为:彼此互相欺骗、玩弄手段。
二、出处来源
“尔虞我诈”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如下:
>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受。……赵穿曰:‘吾闻之,君子不乘人之危,而况其亲乎?’乃归之。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宋人杀之。楚子怒,伐宋。宋人惧,告于晋。晋侯使解扬如宋,曰:‘寡君闻子之言,愿无忘尔虞我诈之戒。’”
这段话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外交争端。晋国大夫解扬在出使宋国时,劝诫宋人不要像楚国那样“尔虞我诈”,即不要互相欺骗。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成语 | 用法 | 例句 |
尔虞我诈 | 形容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 | 在商场上,尔虞我诈的现象屡见不鲜。 |
尔虞我诈 | 多用于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 | 这次谈判中,双方尔虞我诈,气氛紧张。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尔虞我诈”的区别 |
假仁假义 | 装模作样地行善 | 更强调虚伪,而非互相欺骗 |
背信弃义 | 不守信用 | 强调违背承诺,而非相互欺骗 |
阴谋诡计 | 暗中策划坏主意 | 更多指策略层面的欺骗,非直接互骗 |
五、总结
“尔虞我诈”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反映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不信任与欺骗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商业竞争、政治斗争或人际交往中的不诚信行为。了解其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尔虞我诈 |
含义 | 你骗我,我骗你;形容互相欺骗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用法 | 描述人际间的不信任与欺骗行为 |
例句 | 在商场上,尔虞我诈的现象屡见不鲜。 |
相关成语 | 假仁假义、背信弃义、阴谋诡计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尔虞我诈”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帮助我们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准确使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