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含义】“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原句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但“烟花三月下扬州”常被误认为是杜牧诗句的一部分。实际上,“烟花三月下扬州”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时节,扬州城中繁花似锦、烟雨朦胧的景象。
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其中“烟花”并非指真正的烟火或爆竹,而是形容春日里扬州城中绚丽多彩、热闹非凡的景象。这里的“烟花”更倾向于一种文学意象,象征着春日的繁华与美丽。
“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正是江南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扬州最美丽的季节之一。“下扬州”则是指从某地前往扬州,通常指从长江以北地区出发,沿江而下,进入扬州。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描绘了扬州在春季时的迷人风光。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文学背景 | 意象解读 |
烟花 | 形容春日扬州的繁花似锦、烟雾缭绕的景象 | 出自孟浩然《送孟浩然之广陵》 | 非真实烟火,象征春日的繁华与美丽 |
三月 | 农历三月,江南春暖花开的季节 | 古代常用“三月”表示春季 | 表示时间,也暗示景色优美 |
下扬州 | 从某地前往扬州 | 诗中描述友人离别后前往扬州 | 体现地理方位,也含旅途之意 |
三、结语
“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春天、对扬州的美好想象。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下扬州”,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诗意的表达。通过理解“烟花”的真正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中的意境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