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不逞之徒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2025-09-10 23:55:10

问题描述:

不逞之徒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23:55:10

不逞之徒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不逞之徒”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怀不轨、行为不端的人。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被用来批评某些人的不良行为。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

“不逞之徒”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指那些不得志、不满足于现状而心怀不满、图谋不轨的人。后来引申为对品行不端、行为恶劣者的贬称。其含义强调的是人的心术不正与行为的不当。

在使用上,“不逞之徒”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某些人的批评和否定。由于其语气较为严厉,因此在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奸佞之徒”、“宵小之辈”等,反义词则有“正人君子”、“忠良之士”等。通过了解这些相关词语,可以更准确地掌握“不逞之徒”的含义与用法。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逞之徒
出处 《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
典故 原指不得志之人,后引申为心术不正、行为不端者
释义 指心怀不轨、行为不端、品行不好的人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类人的批评和否定
近义词 奸佞之徒、宵小之辈、恶人、败类
反义词 正人君子、忠良之士、贤人、良民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曾说:“管仲非不逞之徒,乃有大志者。”说明“不逞之徒”并非单纯指坏人,而是指未得志但有抱负之人。后世逐渐演变为贬义。

三、结语

“不逞之徒”虽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常被用来刻画复杂的人物形象。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与演变,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它。同时,结合其近义词与反义词进行对比分析,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其语义范围和使用场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