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是什么意思】“得寸进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获得了一点好处或利益后,不满足于现状,反而继续索取更多,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贪心不足、得陇望蜀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得寸 | 获得一小块土地或一点好处 |
进尺 | 接着又想要更大的利益或空间 |
整体含义 | 表示人贪心不足,得了一点就还想再得到更多 |
二、成语来源
“得寸进尺”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意思是:秦国如果能和远方的国家结盟,同时攻打邻近的国家,那么每得到一寸土地,就是秦国的土地;每得到一尺土地,也是秦国的土地。后来演变为形容人贪心不足、不断索取的行为。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上级给了他一个项目,他却趁机要求加薪,真是得寸进尺。 |
家庭关系 | 妻子已经给他买了礼物,他还想要更多的关心,真是得寸进尺。 |
商业谈判 | 对方已经让步了,但他还在不断提新条件,简直是得寸进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
五、总结
“得寸进尺”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已有利益的基础上仍然不知满足、不断索取的人。它提醒人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利而失去理智和分寸。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使用场景以及相关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它,并避免成为“得寸进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