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季氏将伐须臾译文

2025-09-18 12:19:23

问题描述:

季氏将伐须臾译文,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2:19:23

季氏将伐须臾译文】一、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季氏》中的一篇经典篇章,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冉有、子路之间的对话。文章通过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事件的评论,表达了他对政治权力滥用、礼制崩坏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坚持仁政、反对侵略的思想。

孔子认为,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且曾为先王所封,不应被攻击。他批评冉有和子路作为季氏的家臣,没有尽到劝谏的责任,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道德和政治秩序的不满。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
冉有、子路见于孔子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和子路向孔子请教说:“老师,您想这么做,我们两个臣子都不想这样做。”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们的过错吗?颛臾,过去先王曾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而且它位于鲁国境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说:“老师想要这么做,我们两个臣子都不想这样做。”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嘴上说不想做却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国家或家族的人,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均;不怕贫穷,只怕不安定。如果平均就不会贫穷,和睦就不会人少,安定就不会倾覆。”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如今你们二人辅佐老师,远方的人不服从,却不能招抚他们;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守住;反而在国境内动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忧虑,不在于颛臾,而是在宫墙之内啊。”

三、简要分析:

本篇短文虽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与道德观念。他强调“仁政”与“礼治”,反对以强凌弱,主张以德服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同时,他也对弟子们的失职行为提出批评,体现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四、总结:

《季氏将伐颛臾》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时局的关注、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弟子的期望。其语言精炼、逻辑严密,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