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狼子野心》是一则出自《聊斋志异》的寓言故事,讲述了狼崽在幼年时看似温顺,实则内心充满野心与凶残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意在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温顺所迷惑,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一、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
|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稍长,亦颇驯。 | 有个富裕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和家里的狗一起养,长大后也相当温顺。 |
| 然其性终不改,夜则嗥于外,若有所待。 | 但它们的本性终究没有改变,夜里在外面嚎叫,好像在等待什么。 |
| 其主人曰:“此狼子也,其心未泯。” | 主人说:“这是狼崽,它们的心还没完全泯灭。” |
| 一日,主人大病,狼忽跃出,啮其喉,几死。 | 一天,主人病重,狼突然跳出来,咬住他的喉咙,几乎把他咬死。 |
| 主人临死前曰:“吾悔不早杀之!” | 主人临死前说:“我后悔没有早点杀了它们!” |
| 后人遂以“狼子野心”为戒。 | 后人便以此作为警戒。 |
二、总结分析
《狼子野心》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点:
1. 外表与本质的差异:狼崽虽然在幼年时表现出温顺,但其本性并未改变,最终暴露出凶残的一面。
2. 警惕潜在危险:故事提醒人们,对某些看似无害的事物,也要保持警惕,不可轻易信任。
3. 及时处理隐患:主人因未能及时铲除隐患,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说明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三、延伸思考
“狼子野心”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老实、温顺,但实际上内心充满野心和恶意的人或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一些看似忠诚的下属、朋友,甚至亲人,也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面对他人时,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更要深入理解其动机和意图,做到“知人知面更知心”。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故事出处 | 《聊斋志异》 |
| 核心寓意 | 表面温顺,内心险恶;警惕潜在威胁 |
| 成语解释 | “狼子野心”比喻人本性难移,心怀不轨 |
| 教训 | 不可轻信表面,需识人辨心 |
| 现实意义 | 警示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警觉,防患于未然 |
结语:
《狼子野心》虽为古代寓言,但其道理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要学会辨别真伪,洞察人心,才能避免陷入危险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