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脚捶胸的意思是什么】“顿脚捶胸”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极度愤怒、悲伤或激动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情绪反应。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富有表现力,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影视剧中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顿脚捶胸 |
拼音 | dùn jiǎo chuí xiōng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瞋目而叱之,左右皆靡。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虽非直接出处,但类似情绪表达常见于古代文献) |
含义 | 形容人因极度愤怒、悲伤或激动而跺脚、捶打胸部,表示情绪失控或极度痛苦。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物在极端情绪下的动作,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
近义词 | 悲痛欲绝、捶胸顿足、怒发冲冠 |
反义词 | 静若处子、心平气和、镇定自若 |
二、成语的使用场景
“顿脚捶胸”多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中:
1. 情感爆发:如亲人去世、失恋、重大打击等情况下,人们会因情绪崩溃而做出这种动作。
2. 愤怒情绪:当一个人受到极大的委屈或不公对待时,可能会通过“顿脚捶胸”来宣泄内心的不满。
3. 戏剧表演:在戏曲、小说、影视剧等艺术形式中,这一动作常用来增强角色的表现力,使观众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变化。
三、实际应用示例
- 小说描写:
“他听闻噩耗后,顿时顿脚捶胸,泪如雨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 影视台词:
“你竟然敢背叛我?!”他怒吼一声,随即顿脚捶胸,眼中满是愤怒与绝望。
- 日常对话:
“看到那条新闻,我真是气得顿脚捶胸,恨不得立刻冲过去骂他一顿。”
四、总结
“顿脚捶胸”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行为,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细腻与丰富。它常用于文学、影视、口语等场合,帮助人们更生动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传达情绪。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