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送上人原文及翻译

2025-09-26 17:59:27

问题描述:

送上人原文及翻译,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7:59:27

送上人原文及翻译】在古代文学中,“送上人”是一个常见的文题,常用于表达对高僧或隐士的敬意与送别之情。这类作品多为诗文,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以下是对“送上人”这一题目的原文及其翻译的整理与总结。

一、原文简介

“送上人”通常指的是诗人赠送给某位高僧或隐士的作品。由于“送上人”并非某一特定作品的标题,而是泛指一类诗歌题材,因此不同诗人可能有不同的创作内容。以下选取唐代诗人王昌龄和贾岛的两首代表作作为示例。

1. 王昌龄《送灵澈上人》

原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青翠的竹林寺庙中,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夕阳下,背着斗笠的灵澈上人独自远去,走向青山深处。

2. 贾岛《送友人之京》(注:此诗虽非直接题为“送上人”,但风格相似)

原文: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翻译:

在山中送走朋友后,天色已晚,我关上柴门。春草年年变绿,不知你是否还会归来?

二、总结与对比

作者 诗名 内容主题 情感基调 语言风格 翻译特点
王昌龄 《送灵澈上人》 送别高僧,描绘自然景色 淡雅、宁静 清新、含蓄 简洁明了,保留意境
贾岛 《送友人之京》 送别友人,思乡怀人 悠远、惆怅 委婉、含蓄 传达情感细腻

三、总结

“送上人”类诗歌多以送别高僧或友人为题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这类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或宗教信仰的尊重,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

无论是王昌龄笔下的“竹林寺”还是贾岛心中的“春草”,都体现了古人送别时的深情与哲思。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情趣,也能体会到他们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思考。

如需更多“送上人”类诗歌的原文与翻译,可进一步查阅唐宋时期的诗集或佛教文献,从中挖掘更多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