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苏轼江城子原文与译文

2025-09-26 20:00:35

问题描述:

苏轼江城子原文与译文,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20:00:35

苏轼江城子原文与译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任密州知州期间。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出猎的壮观场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渴望为国效力的情怀。以下为该词的原文与译文,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一、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译文

我暂且抒发一下少年般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戴着锦缎帽子,穿着貂皮大衣,千百骑兵如风般席卷过平坦的山岗。

为了回报全城百姓跟随我出猎的热情,我要亲自射杀老虎,像当年的孙权那样威风。

饮酒至兴,胸怀更加开阔,尽管两鬓已微微染上白霜,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使者来召我回朝呢?

我一定会拉满雕花的弓,向西方眺望,射向那象征敌人的天狼星。

三、与对比表格

项目 内容
作品名称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 苏轼(北宋)
创作背景 作者在密州任职期间,借出猎抒发壮志未酬之情
风格特点 豪放洒脱,气势磅礴,兼具浪漫主义色彩
主题思想 表达作者虽年岁渐长但仍怀有报国之志,渴望得到重用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用典(如“孙郎”、“冯唐”)、比喻(如“雕弓如满月”)
情感基调 激昂中带感慨,豪迈中含忧思

四、简要分析

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描写出猎的热烈场面,展现了自己不减当年的豪情壮志。虽然鬓角已生白发,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强烈地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词中“射天狼”的意象,既是对敌人的一种警告,也象征着作者希望为国效力的决心。

此词不仅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的忠诚,也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其语言简练有力,意境开阔,是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结语:

《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仅是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