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瓢饮的意思】“箪食瓢饮”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称赞,形容他生活简朴却安于清贫、不改其志。后来,“箪食瓢饮”常用来形容生活简朴、安于清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箪 | 古代盛饭的竹器,形状像方形的盒子。 |
食 | 饭食。 |
瓢 | 古代舀水或盛酒的工具,多为葫芦制成。 |
饮 | 饮料,这里指水。 |
箪食瓢饮 | 指用箪装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其简朴。 |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雍也》 |
原文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背景 | 孔子称赞弟子颜回安于清贫、不改其乐的精神。 |
三、引申意义
方面 | 解释 |
生活态度 | 表示安于简朴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 |
道德修养 | 彰显一种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 |
精神境界 | 体现一种内心充实、不为外物所动的乐观心态。 |
四、现代应用
场景 | 应用举例 |
文学作品 | 用于描写人物清贫但坚韧的形象。 |
教育领域 | 作为品德教育的素材,鼓励学生学习简朴精神。 |
日常表达 | 用于形容一个人生活简朴、知足常乐。 |
五、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箪食瓢饮”的关系 |
安贫乐道 | 安于贫穷,以守道为乐 | 相近,都强调清贫中的精神满足 |
身无长物 |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 类似,形容生活简朴 |
甘于淡泊 | 心甘情愿地过简单的生活 | 相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六、总结
“箪食瓢饮”不仅是一个描述生活状态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也传达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内在修养、轻视物质享受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