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宪法是哪年颁布的】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这部宪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而制定的,至今仍然有效,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相关信息,以下是对我国宪法历史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关键内容。
一、我国宪法发展简要总结
中国宪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同纲领》到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再到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最终于1982年颁布了现行宪法。这部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法律框架,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
1982年宪法在结构上更加科学合理,内容上更加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精神。此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对宪法进行了四次重要修改,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
二、我国宪法颁布及修改情况表
| 宪法名称 | 颁布时间 | 主要特点 | 修改次数 | 最近一次修改时间 |
| 《共同纲领》 | 1949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宪法性质 | - | - |
| 第一部宪法 | 1954年 | 第一部正式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制度 | - | - |
| 1975年宪法 | 1975年 |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内容较为简单 | - | - |
| 1978年宪法 | 1978年 | 在“文革”后恢复,但仍有局限 | - | - |
| 现行宪法(1982年) | 1982年 | 结构完整、内容科学,确立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 4次 | 2004年 |
三、总结
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一直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国家的政治体制、公民权利、社会秩序等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宪法也在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和人民福祉。
如需了解具体条款或宪法修改内容,可参考官方发布的宪法文本及相关法律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