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舌的成语有几个】在汉语中,有很多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形象表达。其中,“舌”作为常见的字眼,在成语中也占据了一定的位置。那么,到底有多少个“含舌”的成语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部分常见成语,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相关内容。
一、
“舌”在成语中常用来形容说话、表达、技巧或某种状态。例如,“能说会道”、“口若悬河”等都与“舌”有关。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相关成语资料统计,含有“舌”字的成语大约有20个左右,具体数量可能因不同版本的成语词典而略有差异。
这些成语大多与语言能力、辩论技巧、情感表达等有关,有些还带有褒贬色彩。例如,“舌战群儒”是褒义,形容人辩才无碍;而“花言巧语”则带有贬义,指虚伪的言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舌”成语:
二、含“舌”的成语一览表
序号 | 成语 | 含义解释 | 类型 |
1 | 舌战群儒 | 形容人善于辩论,能驳倒众人 | 褒义 |
2 | 口若悬河 | 形容人说话滔滔不绝,十分流利 | 褒义 |
3 | 妙语连珠 | 说话精彩,妙语不断 | 褒义 |
4 | 花言巧语 | 指虚伪动听的话 | 贬义 |
5 | 舌尖上的舞蹈 | 形容说话灵活、机智 | 中性 |
6 | 舌头打结 | 形容说话紧张、不流畅 | 中性 |
7 | 舌头根子 | 比喻说话的底气或依据 | 中性 |
8 | 舌底生莲 | 形容说话美妙动听 | 褒义 |
9 | 舌剑唇枪 | 比喻言辞锋利,争辩激烈 | 中性 |
10 | 舌燥唇干 | 形容说话过多,口干舌燥 | 中性 |
11 | 舌短心长 | 指人虽不善言辞,但心思细腻 | 中性 |
12 | 舌端星斗 | 形容说话富有文采,引经据典 | 褒义 |
13 | 舌锋如刀 | 比喻言辞犀利,伤人甚深 | 贬义 |
14 | 舌上春秋 | 指说话巧妙,有分寸 | 褒义 |
15 | 舌下生风 | 形容说话有气势,有说服力 | 褒义 |
16 | 舌强于笔 | 比喻口才胜过文笔 | 褒义 |
17 | 舌亡齿寒 | 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 褒义 |
18 | 舌战群雄 | 与“舌战群儒”类似,形容辩论高手 | 褒义 |
19 | 舌头底下压不住 | 形容话说多了,控制不住 | 中性 |
20 | 舌头卷得比舌头还快 | 形容说话速度极快 | 中性 |
三、结语
以上内容是对“含舌的成语有几个”的简要总结。虽然具体数量可能因资料来源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可以确定的是,含有“舌”字的成语在汉语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语言艺术的重视。
如果你对某个成语的具体出处或用法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或词典,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