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一、
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因细菌感染而引发的炎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该病多发生于出生后1至2周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
脐炎的发生通常与分娩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脐带护理不当、母亲孕期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脐部红肿、渗液、有异味、局部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差、精神萎靡等。
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专业医疗干预。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新生儿脐炎 |
发病时间 | 出生后1至2周内 |
常见原因 | 分娩卫生差、脐带护理不当、母亲感染等 |
主要症状 | 脐部红肿、渗液、异味、局部发热、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差) |
诊断方法 |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分泌物培养) |
治疗方式 | 局部消毒、抗生素使用、必要时住院治疗 |
预防措施 |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定期观察 |
并发症 | 败血症、腹膜炎、脓毒症等 |
是否常见 | 常见于新生儿期 |
治愈率 | 多数早期发现可完全治愈 |
三、温馨提示:
新生儿脐炎虽常见,但通过科学护理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顺利康复。家长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脐部清洁,避免用手频繁触碰,如有异常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