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滚草在中国叫什么名字】风滚草是一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植物,因其独特的生长方式而广为人知。它在风中滚动传播种子,因此得名“风滚草”。那么,在中国,这种植物被称为什么呢?本文将从名称来源、植物特征、分布区域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风滚草的中文名称
风滚草在中文中通常被称为“俄罗斯刺莎草”,也有人称之为“草原恶草”或“野苜蓿”。不过,这些名称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们可能与某些类似植物混淆。最常见且较为准确的名称是“俄罗斯刺莎草”,这是其学名 Cenchrus longispicus 的直译。
二、风滚草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植物名称 | 风滚草 / 俄罗斯刺莎草 |
学名 | Cenchrus longispicus |
科属 | 禾本科(Poaceae) |
原产地 | 中亚、西伯利亚、蒙古等地 |
传入中国时间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生长环境 | 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地、农田边缘 |
特征 | 茎秆中空,叶片细长,果实带刺,随风滚动传播种子 |
对农业影响 | 可能成为杂草,影响农作物生长 |
是否入侵物种 | 是(在中国部分地区为外来入侵种) |
三、风滚草在中国的分布与影响
风滚草最早由俄罗斯人引入中国东北地区,随后逐渐扩散至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干旱地带。由于其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风滚草在一些地区已成为难以控制的杂草。它不仅会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还可能对牲畜造成伤害,因其果实带有倒钩刺,容易附着在毛发上。
尽管风滚草在某些地方被视为有害植物,但在其原产地,它也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比如作为牧草或水土保持植物。
四、结语
风滚草在中国的正式名称是“俄罗斯刺莎草”,虽然常被误称为“野苜蓿”或“草原恶草”,但这些称呼并不准确。了解其学名和生态特性有助于更科学地认识这种植物,并在农业和生态管理中做出合理应对。
如需进一步了解风滚草的防治方法或生态作用,可参考相关农业技术资料或地方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