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原句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它描绘的是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画面,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哀思。
一、诗句解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
“紫台”指汉宫,即长安的皇宫;“朔漠”是北方的沙漠。此句表达了王昭君离开汉宫,远赴边塞的孤寂与悲凉。
“独留青冢向黄昏”:
“青冢”指的是王昭君的坟墓,传说她在匈奴去世后被葬于大漠之中。“黄昏”象征着落日余晖,也暗示了她的孤独与凄美。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情感,体现了杜甫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二、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
原文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诗歌主题 | 咏史怀古,抒发对王昭君命运的感慨 |
意象分析 | “紫台”代表汉宫,“朔漠”象征边塞,“青冢”是昭君墓,“黄昏”寓意落日与孤独 |
情感基调 | 苍凉、悲壮、哀婉 |
历史背景 | 王昭君和亲匈奴,远离故土,最终客死异乡 |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凝练 |
三、延伸思考
杜甫在诗中不仅写出了王昭君个人的命运,更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映射出自己身处乱世、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
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政治与历史中的被动角色,以及她们在异域环境中所承受的孤独与痛苦。
四、结语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