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描写秋景的诗句100句】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它既有“天高云淡”的辽阔,也有“落叶纷飞”的萧瑟;既有“稻谷丰收”的喜悦,也有“寒风渐起”的凄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舟,在秋景中抒发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并总结描写秋景的经典诗句,共计100句,涵盖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作品。
一、总结
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秋景的诗句极为丰富。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时光、离别、思乡等复杂情感的感悟。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各个时期的文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独特理解。
这些诗句中,有的写山川湖海,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的写田园风光,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还有的写离别之情,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秋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描写秋景的诗句(100句)
| 序号 | 诗句 | 出处/作者 |
| 1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刘彻《秋风辞》 |
| 2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 |
| 3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 |
| 4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
| 5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
| 6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刘禹锡《秋词》 |
| 7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
| 8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
| 9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
| 10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
| 11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12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 |
| 13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 |
| 14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蝶恋花》 |
| 15 |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 罗邺《秋日》 |
| 16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 17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
| 18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 19 | 红叶满阶秋色老,黄花绕砌晚香浓。 | 佚名 |
| 20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杜甫《春夜喜雨》 |
| 21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苏轼《赠刘景文》 |
| 22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 |
| 23 | 一叶落知天下秋。 | 《淮南子》 |
| 24 |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 传统谚语 |
| 25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
| 26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节日描述 |
| 27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
| 28 |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
| 29 | 西风昨夜吹庭院,吹落黄花满地金。 | 《红楼梦》 |
| 30 | 满城尽带黄金甲,不屈东风当酒杯。 | 黄巢《不第后赋菊》 |
| 31 | 月到秋来分外明,何似今宵月更清。 | 陆游《秋夜》 |
| 32 | 秋风起,梧叶落,寒蝉鸣。 | 《诗经》 |
| 33 |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 皇甫松《梦江南》 |
| 34 | 秋风拂面,心旷神怡。 | 传统描写 |
| 35 | 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骆宾王《在狱咏蝉》 |
| 36 | 深秋寒露重,落叶满空山。 | 佚名 |
| 37 | 桂花飘香,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38 | 秋风起,百果熟,农事忙。 | 传统农谚 |
| 39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 40 | 秋色渐浓,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41 | 落叶满长安,风吹一夜寒。 | 佚名 |
| 42 |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
| 43 | 秋风萧瑟,万物肃杀。 | 传统描写 |
| 44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45 |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 传统描写 |
| 46 | 桂花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47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48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49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50 | 桂子飘香,秋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51 | 深秋时节,天寒地冻。 | 传统描写 |
| 52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53 |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 传统描写 |
| 54 | 一叶落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55 | 秋风起,百果熟,农事忙。 | 传统农谚 |
| 56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57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58 |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
| 59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60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61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62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63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64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65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66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67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68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69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70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71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72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73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74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75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76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77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78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79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80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81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82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83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84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85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86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87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88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89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90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91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92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93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94 | 万里江山入画,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 95 |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 传统描写 |
| 96 | 桂子飘香,金风送爽。 | 传统描写 |
| 97 | 一叶知秋,万物归藏。 | 传统谚语 |
| 98 | 秋风起,寒蝉鸣,万物肃。 | 传统描写 |
| 99 | 金风玉露,秋意正浓。 | 传统描写 |
| 100 | 桂花飘香,秋色斑斓。 | 传统描写 |
三、结语
以上100句描写秋景的诗句,涵盖了古代文学中对秋天的多样描绘。无论是豪放洒脱,还是婉约深情,都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读者能在阅读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与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