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文言文翻译】《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则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寓言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公仪休拒绝接受他人赠送的鱼的故事。这则故事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人廉洁自律、不贪图小利的道德观念。
一、
公仪休是鲁国的一位贤臣,以清廉著称。有一天,有人送给他一条鱼,他却坚决拒绝接受。送鱼的人感到疑惑,问其原因。公仪休解释说:“如果我接受了这条鱼,以后别人就会不断送鱼给我,久而久之,我可能会因为贪图利益而失去官职,最终连自己买鱼的钱都没有了。”他的这一番话,体现了他对自身操守的严格要求和对权力滥用的警惕。
这个故事强调了“知足常乐”、“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也警示人们不要因小失大,陷入贪婪的泥潭。
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照表
|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 | 公仪休在鲁国做宰相时,喜欢鱼,但国内的人送鱼给他,他却不接受。 |
| 曰:“吾嗜鱼,故不受。” | 他说:“我喜欢鱼,所以不接受。” |
| 曰:“夫唯无欲,是以能守。” | 有人说:“只有没有欲望,才能守住节操。” |
| 曰:“吾以嗜鱼,故不受;若受之,则必有求于人;求于人,则人得而制之矣。” | 他说:“我正因为喜欢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接受了,就一定会有所求于人;有所求于人,那么别人就会控制我了。” |
| “吾虽嗜鱼,岂以贪而失其身乎?” | “我虽然喜欢鱼,难道会因为贪图而失去自己的操守吗?” |
三、启示与思考
1. 廉洁自律是为官之本:公仪休的行为表明,真正的官员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不是被个人私欲所驱使。
2. 知足常乐:生活中,过多的欲望往往会导致失去更多,保持适度和克制是明智之举。
3. 权力与责任并存:拥有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不能因一时之利而损害长远的声誉与地位。
结语:
《公仪休拒收礼物》虽是一则简短的寓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守原则,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操守、有担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