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出处

2025-11-14 11:55:30

问题描述:

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出处,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11:55:30

虽远必诛这句话的出处】“虽远必诛”是一句具有强烈气势和历史背景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敌人或威胁的坚决态度。这句话虽然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引用,但其真正的出处却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明确。本文将从历史文献出发,总结“虽远必诛”的来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

“虽远必诛”并非出自某一部具体的古代典籍,而是后人根据古代军事思想和政治理念提炼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核心含义是:即使敌人身处遥远之地,也必须将其消灭或制服,体现出一种强硬的对外政策和坚定的意志。

尽管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在汉代史书《汉书》中,有一段与之精神相近的文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班固所著的《汉书·陈汤传》中,讲述的是西汉名将陈汤在西域击败匈奴时所说的一句话。这被认为是“虽远必诛”这一说法的原型。

因此,虽然“虽远必诛”不是直接出自某一部经典,但它确实源于汉代的历史事件和语言表达,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

二、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虽远必诛
出处 非出自单一古籍,源自《汉书·陈汤传》中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原文出处 《汉书·陈汤传》
原文内容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作者/背景 班固(东汉);陈汤(西汉将领)
含义 即使敌人远在千里之外,也要将其消灭或制服
使用场景 多用于强调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对外强硬立场
现代使用 常见于政治、军事、媒体等场合,表达决心与力量

三、结语

“虽远必诛”虽然没有明确的经典出处,但其精神内核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与军事文化之中。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将士的英勇无畏,也反映了国家维护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如今,这一词语已成为表达国家强硬立场的重要符号之一,继续在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