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看明月应垂泪的下一句是什么】“共看明月应垂泪”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在中秋节或月圆之夜,人们常以明月寄托情感,而“共看明月应垂泪”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诗及其背景,以下是对该诗句的总结与相关资料整理:
一、诗句来源与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白居易《望月有感》 |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 诗句原文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 诗意 | 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分隔异地时,共赏明月时的思乡之情。 |
二、诗句解析
“共看明月应垂泪”是诗人描绘自己与亲人分别后,在同一轮明月下,因思念而落泪的情景。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诗人自身,也延伸至其他身处异乡的人们。因此,“一夜乡心五处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共鸣,说明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因明月而产生相同的思乡情绪。
三、相关诗句对比
| 原文 | 出处 | 作者 |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望月有感》 | 白居易 |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静夜思》 | 李白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四、总结
“共看明月应垂泪”的下一句是“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这句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与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相比,白居易的这首诗更强调情感的共通性,展现了人在异乡时的孤独与牵挂。
结语:
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明月总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寄托。了解这些诗句背后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情感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