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管仲荐隰朋原文及翻译

2025-11-17 00:14:09

问题描述:

管仲荐隰朋原文及翻译,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00:14:09

管仲荐隰朋原文及翻译】一、

《管仲荐隰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临终前推荐贤臣隰朋接替自己担任重要职务的故事。文中通过管仲对隰朋的评价,展现了他识人用人的眼光与政治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道德操守与政治风范。

该文不仅体现了儒家“举贤任能”的思想,也展示了古代政治家在权力交接时的远见与责任感。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研究先秦政治文化的重要文献。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管仲病,桓公问曰:“寡人之疾,已甚矣,子其为我择可使之人。” 管仲生病了,齐桓公问他:“我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你替我挑选一个可以托付的人吧。”
管仲对曰:“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臣之子,不足任也;臣之友,隰朋可也。” 管仲回答说:“了解臣子的没有比君主更清楚的,了解儿子的没有比父亲更清楚的。我的儿子不足以担当重任;我的朋友隰朋可以胜任。”
桓公曰:“隰朋之为人也,何如?” 齐桓公问:“隰朋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曰:“其为人也,少而好学,长而敦厚,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治民则仁。” 管仲说:“他这个人年轻时好学,长大后敦厚稳重,侍奉君主忠诚,侍奉父母孝顺,与朋友交往讲信用,治理百姓仁爱。”
“夫其心不以利害动,不以得失移,虽贫贱而不改其志,虽富贵而不骄其心。” 他内心不因利益和损害而动摇,不因得失而改变志向,即使贫穷低贱也不改变志向,即使富贵也不骄傲自满。
“此其所以为贤也。” 这就是他之所以成为贤人的原因。
桓公曰:“善。”遂立隰朋以为相。 齐桓公说:“好。”于是任命隰朋为丞相。

三、总结

《管仲荐隰朋》是一篇体现古代政治智慧与道德修养的经典文章。通过管仲对隰朋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他在选人用人上的独到眼光与对国家未来的负责态度。同时,文中也强调了一个人应具备的品德——忠诚、孝顺、诚信、仁爱,这些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为官从政的基础。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现代管理与领导力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真正的领导者,应当具备识人之明、用人之智、荐人之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