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原理详解🤷♂️🤷♀️ (附crc16校验代码) 🔍
🌈 在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领域,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错误检测技术。它通过将原始数据与一个特定的多项式进行模二除法运算,从而生成一个校验码。当数据传输或存储后,接收方可以使用相同的多项式重新计算校验码并与接收到的校验码对比,以此来判断数据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CRC的工作原理,并附上一段用于计算CRC16校验码的Python代码片段。_crc16校验代码如下_:
```python
def crc16(data: bytes) -> int:
poly = 0x8408
crc = 0xFFFF
for byte in data:
crc ^= byte
for _ in range(8):
if crc & 0x0001:
crc = (crc >> 1) ^ poly
else:
crc >>= 1
return crc
```
💡 这段代码实现了基本的CRC16校验算法,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文件完整性检查、网络协议等。希望这篇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CRC技术。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CRC 校验码 Python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