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的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蚂蚁(蚍蜉)想要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无法实现的企图。
一、成语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蚍蜉撼树 |
| 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 基本释义 | 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 |
| 近义词 |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
| 反义词 | 力挽狂澜、稳如泰山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己行为不切实际,缺乏自知之明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二、详细解释
“蚍蜉”是古代对蚂蚁的一种称呼,“撼”是摇动的意思。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只小小的蚂蚁试图去摇动一棵参天大树的情景,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试图挑战不可战胜力量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蚍蜉撼树”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人对局势判断错误,或者对自身能力缺乏认识,盲目行动。比如,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试图挑战公司高层决策,就可能被说成“蚍蜉撼树”。
三、使用示例
1. 他想通过个人努力改变整个公司的运营模式,简直是蚍蜉撼树,根本不可能成功。
2. 面对强大的对手,任何反抗都像蚍蜉撼树,毫无意义。
3. 不要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你只是蚍蜉撼树罢了。
四、文化背景与延伸
《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成语“蚍蜉撼树”正是从这种哲学思想中衍生出的比喻,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力量悬殊,提醒人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
此外,在现代语境中,“蚍蜉撼树”也常被用于网络用语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对某些不合理现象的无奈或讽刺。
五、结语
“蚍蜉撼树”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大对手或复杂局面时,应理性评估自身实力,避免盲目冲动。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智慧,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