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一般指多少岁】“期颐”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人的高寿。在传统文化中,“期颐”一词蕴含着对长寿的赞美和祝福。那么,“期颐”究竟指的是多少岁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来源与含义
“期颐”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这里的“期”有“期待、盼望”的意思,“颐”则指“颐养”,即保养、调养身体。因此,“期颐”可以理解为“期待安享晚年”,后来逐渐引申为“百岁老人”。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活到一百岁是极不容易的,因此“期颐”便成为对高寿者的尊称。
二、现代用法与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期颐”虽然仍保留其传统含义,但更多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年事已高,尤其是接近或达到百岁的人。它不仅是一种年龄的象征,更是一种对长寿的敬仰和祝福。
此外,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期颐”也常被用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之情。
三、相关年龄称谓对比(简表)
| 年龄 | 称谓 | 含义说明 |
| 10 | 龙钟 | 老迈、行动不便 |
| 20 | 弱冠 | 成年男子 |
| 30 | 而立 | 立身、立志 |
| 40 | 不惑 | 知道人生道理 |
| 50 | 知天命 | 明白天命,接受命运 |
| 60 | 花甲 | 六十岁,古时以干支纪年 |
| 70 | 古稀 | 古人认为七十为稀有之年 |
| 80 | 中寿 | 比较长寿的年龄 |
| 90 | 耄耋 | 老年,多用于八十至九十岁 |
| 100 | 期颐 | 百岁,表示极高寿 |
四、总结
“期颐”一词源于古代典籍,原意是指人活到一百岁,后演变为对高寿者的尊称。在现代语境中,它不仅是年龄的标志,更是对长寿和健康的一种美好祝愿。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而“期颐”作为最高年龄称谓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因此,“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这是目前较为普遍和权威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