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珝生平简介】钱珝(约公元865年—932年),字瑞文,唐代诗人、官员,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尤以诗文见长。其诗风清丽,情感真挚,虽不以豪放著称,却在晚唐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钱珝早年科举及第,曾任翰林院编修、中书舍人等职,后因政局动荡,仕途多有起伏。他在任期间注重文教,提倡儒学,对当时的文化发展有一定影响。晚年归隐,生活简朴,专注于诗文创作,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
钱珝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钱珝 |
| 字 | 瑞文 |
| 出生时间 | 约公元865年 |
| 逝世时间 | 公元932年 |
| 籍贯 | 吴兴(今浙江湖州) |
| 职业 | 诗人、官员 |
| 所处朝代 | 唐代 |
| 主要成就 | 诗文创作、文学贡献 |
| 代表作品 | 《钱珝集》、《宫中题》等 |
| 官职 | 翰林院编修、中书舍人 |
| 人生特点 | 诗风清丽,淡泊名利,晚年归隐 |
钱珝的诗歌风格与同时代的诗人有所不同,他较少涉及边塞、战争等宏大主题,而更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细节。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细腻,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尽管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如李商隐、杜牧等人,但在唐代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综上所述,钱珝是一位才华横溢、性格沉稳的文人,其一生虽不显赫,但凭借文学成就赢得了后世的认可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