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的主人翁是谁】“请君入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权谋和讽刺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或者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他。
一、成语背景简述
“请君入瓮”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是周兴和来俊臣。两人都是当时的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一次,来俊臣想审讯周兴,但周兴拒不认罪。于是,来俊臣便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请君入瓮”的方式,让周兴自己说出如何拷问犯人,从而逼迫他承认自己的罪行。
二、人物关系与故事简介
| 人物 | 身份 | 简介 | 
| 周兴 | 唐朝酷吏 | 以严刑峻法闻名,曾参与酷刑设计 | 
| 来俊臣 | 唐朝酷吏 | 擅长权术,善于用计谋对付对手 | 
三、成语出处与含义
-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
- 原文:“(来俊臣)乃请与兴同坐,曰:‘囚有不承,当如何?’兴曰:‘此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其中,何有不承?’俊臣曰:‘今有狱囚在此,欲试君法,可入此瓮。’遂命取瓮,炽火,使兴入其中,兴惶恐谢罪。”
- 含义:比喻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或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四、总结
“请君入瓮”的主人翁是周兴。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智谋,也反映了当时酷吏之间的较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巧妙运用和策略的重要性。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请君入瓮 | 
| 主人翁 | 周兴 |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 含义 | 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 
| 故事背景 | 唐朝酷吏之间的权谋斗争 | 
| 体现特点 | 智谋、讽刺、权术 | 
通过了解“请君入瓮”的来历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也能从中体会到古代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