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燮的资料简介】叶燮(1624—1703),字星期,号羹堂,晚年自号横山老人,浙江嘉兴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诗人,其著作《原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著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叶燮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早年科举不顺,但并未因此放弃学问追求。他一生淡泊名利,潜心著述,尤其在诗歌理论方面有独到见解。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与佛家的思想,强调“理、事、情”三者统一,主张诗歌应真实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叶燮生平简要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叶燮 | 
| 字 | 星期 | 
| 号 | 羹堂、横山老人 | 
| 出生年份 | 1624年 | 
| 逝世年份 | 1703年 | 
| 籍贯 | 浙江嘉兴 | 
| 职业 | 文学家、文学理论家、诗人 | 
| 主要成就 | 著作《原诗》,提出“理、事、情”统一的诗歌理论 | 
| 思想倾向 | 儒家、道家、佛家融合 | 
| 代表作品 | 《原诗》 | 
叶燮的文学思想
叶燮在《原诗》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点,强调:
- “理、事、情”三者不可偏废:他认为诗歌应当包含道理、事实和情感,三者结合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 重视“真”与“自然”:主张诗歌应源于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反对虚伪和矫饰。
- 提倡“格调说”:虽然不完全赞同严羽的“兴趣说”,但他也强调诗歌要有高雅的格调和意境。
他的这些观点对清代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
叶燮的影响
叶燮虽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他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却十分突出。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清代的文学创作,也为后来的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中,他提倡的“真情实感”理念至今仍被许多作家所推崇。
综上所述,叶燮是一位兼具才学与思想深度的学者,他的《原诗》不仅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生与艺术的哲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