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说的是谁】“三顾频烦天下计”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一诗,全句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表达了对诸葛亮忠诚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主的赞美之情。
一、诗句解析
“三顾”指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居住的草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讲述了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惜放下身段,多次拜访,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使其答应出山,助其成就大业。
“频烦”意为频繁、多次,强调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天下计”指的是一统天下的大计,即匡扶汉室、恢复中原的战略规划。
整句诗的意思是:刘备多次诚心诚意地向诸葛亮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体现了他对诸葛亮的信任与依赖。
二、人物介绍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诸葛亮 |
| 字 | 孔明 |
| 出生年份 | 公元181年 |
| 去世年份 | 公元234年 |
| 身份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
| 主要事迹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提出“隆中对”,制定战略;南征北战,鞠躬尽瘁 |
| 文学形象 | 杜甫在《蜀相》中赞其“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三、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虽有雄心壮志,但缺乏谋士,屡遭挫折。直到他听闻诸葛亮才华横溢,便亲自前往隆中(今湖北襄阳)拜访。经过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决定出山辅佐他。
此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并在刘备死后继续辅佐刘禅,直至病死五丈原。他的忠诚与智慧成为后世敬仰的对象。
四、总结
“三顾频烦天下计”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刘备礼贤下士的美德,也突出了诸葛亮卓越的才能和忠心耿耿的精神。这一典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常用来形容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领导者,以及才智过人、忠诚不二的贤臣。
| 问题 | 答案 |
| “三顾频烦天下计”出自哪首诗? | 杜甫《蜀相》 |
| “三顾”指的是什么? |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
| “天下计”指的是什么? |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大计 |
| 这句诗赞扬的是谁? | 诸葛亮 |
| 诸葛亮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提出战略,鞠躬尽瘁 |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能体会到“人才难得”的深刻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