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回主要内容】《三国演义》第三回主要讲述了董卓进京、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以及王允与貂蝉设连环计除董卓的故事。这一回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为后续的群雄争霸埋下了伏笔。
一、
在第三回中,董卓因掌握兵权,率军进入京城洛阳,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封为“相国”,独揽大权,朝政混乱。董卓专横跋扈,残暴无度,引起朝中大臣和百姓的不满。
曹操见董卓祸乱朝纲,决心刺杀他。他假意投靠董卓,取得信任后,趁机行刺,但因行动暴露而失败。曹操逃亡途中,被中郎将吕伯奢认出,吕伯奢热情款待他,但曹操误以为吕伯奢要加害自己,便将其一家杀害,留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
与此同时,司徒王允为了铲除董卓,设计利用其义女貂蝉,实施“连环计”。貂蝉先嫁与董卓部将吕布,再与吕布私通,挑起二人矛盾,最终导致吕布对董卓产生怨恨,为日后诛杀董卓创造了条件。
二、关键人物与事件表
| 人物/事件 | 内容简述 |
| 董卓 | 率军入京,废少帝,自立为相国,独揽大权 |
| 曹操 | 刺杀董卓失败,逃亡途中误杀吕伯奢一家 |
| 吕伯奢 | 欲款待曹操,反遭杀害 |
| 王允 | 设计“连环计”,利用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 |
| 貂蝉 | 司徒王允的义女,成为连环计的关键人物 |
| 吕布 | 董卓部将,因貂蝉与董卓产生矛盾 |
三、总结
第三回通过曹操刺董卓的失败和王允的连环计,展现了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权臣当道的局面。同时,也刻画了曹操的果断与多疑,以及王允的智谋,为后续的“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之战”等情节做了铺垫。这一回不仅是人物性格的集中体现,也为整个三国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