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学士念什么】“十八学士”是一个历史术语,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典故和文学作品中。它并非指具体的人名,而是对一群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文人学者的统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十八学士”所指的人物也有所不同。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八学士”到底指的是谁,以及他们各自的读音和背景,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归纳。
一、十八学士的含义
“十八学士”最早起源于唐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设立的一个荣誉性官职,用来表彰那些在文学、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后来,这个称呼被广泛用于形容一批杰出的文人或官员,有时也用于比喻一个群体中的精英人物。
需要注意的是,“十八学士”并不是固定指18个人,而是一种泛称,表示一批有学问、有地位的士人。
二、常见“十八学士”的名单及读音
| 序号 | 姓名 | 读音 | 备注说明 |
| 1 | 李世民 | Lǐ Shìmín | 唐朝皇帝,开创贞观之治 |
| 2 | 魏征 | Wèi Zhēng | 忠直谏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
| 3 | 房玄龄 | Fáng Xuánlíng | 著名宰相,善于谋略 |
| 4 | 杜如晦 | Dù Rúhuì | 与房玄龄并称“房杜” |
| 5 | 薛元敬 | Xuē Yuánjìng | 文学之士,善诗文 |
| 6 | 孔颖达 | Kǒng Yǐngdá | 经学家,编撰《五经正义》 |
| 7 | 陆德明 | Lù Dé míng | 经学家,研究《经典释文》 |
| 8 | 许敬宗 | Xǔ Jìngzōng | 官至宰相,史学家 |
| 9 | 刘孝孙 | Liú Xiàosūn | 文学家,曾参与修史 |
| 10 | 裴矩 | Péi Jù | 政治家,熟悉边疆事务 |
| 11 | 于志宁 | Yú Zhìníng | 参与编纂《晋书》 |
| 12 | 王珪 | Wáng Guī | 以直言进谏闻名 |
| 13 | 苏世长 | Sū Shìcháng | 擅长策论,曾任谏议大夫 |
| 14 | 李纲 | Lǐ Gāng | 抗金名将,忠君爱国 |
| 15 | 杜淹 | Dù Yān | 曾参与编修国史 |
| 16 | 刘政会 | Liú Zhènghuì | 早期功臣,参与平定隋乱 |
| 17 | 张亮 | Zhāng Liàng | 曾任宰相,后因罪被杀 |
| 18 | 马周 | Mǎ Zhōu | 由平民入仕,官至宰相 |
> 注:以上名单为常见的“十八学士”代表人物,不同文献记载略有出入。
三、总结
“十八学士”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社会中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或官员。虽然其具体成员在不同文献中有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指那些在政治、文学、学术等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在日常交流中,“十八学士”也可以作为比喻,形容一个团队中的优秀人才。因此,了解他们的姓名、读音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概念。
如需进一步探讨“十八学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地方志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