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是多少】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位纳税人每月可享受的基本扣除额。自2018年起,个税起征点调整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这一政策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个税起征点的相关信息,以下是一份加表格形式的说明:
一、个税起征点概述
个税起征点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从中扣除的金额。这个金额与工资、薪金等收入相关,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依据。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将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月调整为5000元/月,这是近年来个税改革的重要一步。
二、个税起征点的变化(简要)
| 时间 | 起征点(元/月) | 备注 |
| 2006年 | 1600 | 初次调整 |
| 2008年 | 2000 | 再次调整 |
| 2011年 | 3500 | 首次大幅调整 |
| 2018年10月 | 5000 | 现行标准,适用于工资薪金等 |
三、个税起征点的作用
个税起征点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对于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个人来说,无需缴纳个税;而对于超过5000元的部分,则按照累进税率进行计税。
四、如何计算个税
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月收入 - 5000元 - 专项扣除(如社保、公积金等)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按对应的税率表计算应缴税款。
五、总结
个税起征点是个人所得税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广大工薪阶层的实际税负。目前,我国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这一标准自2018年10月实施以来,已稳定运行多年,成为衡量个人收入是否需要缴税的重要依据。
| 项目 | 内容 |
| 起征点 | 5000元/月 |
| 实施时间 | 2018年10月1日 |
| 适用对象 | 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 |
| 目的 | 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促进公平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个税起征点不仅是税收政策的一部分,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了解并掌握个税起征点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个人收入和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