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主要意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出自《三国志》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连普通人都能看出来。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一、成语来源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帝(曹髦)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意思是说,皇帝曹髦在面对司马昭的专权时,感叹其篡夺皇位的野心已经人尽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权臣,他掌控了朝廷大权,并最终由其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因此,“司马昭之心”常被用来比喻那些表面上装作忠诚,实则暗藏野心的人物。
二、主要意思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 原意 | 司马昭的篡位野心已被人知晓 |
| 现代用法 | 比喻某人的真实意图或阴谋已被众人察觉 |
| 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行为不端、野心明显、不可掩饰 |
| 引申含义 | 表示事情真相大白,无人不知 |
三、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仅用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常用于描述政治、商业、甚至日常生活中某些人隐藏的动机或目的。它强调的是“真相无法掩盖”,一旦有人试图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行为,最终都会被他人识破。
此外,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对身边的人和事要有一定的判断力,避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四、结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警示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中,真正的意图往往难以长久隐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