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古今异义词解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以虚构的“桃花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在阅读此文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含义上有所不同,这类词语称为“古今异义词”。了解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以下是对《桃花源记》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展示,便于读者参考与记忆。
一、古今异义词总结
1. 缘
- 古义:沿着,顺着。
- 今义:缘分,机会。
- 例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溪而行)
2. 鲜美
- 古义:新鲜美丽。
- 今义:味道好。
- 例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形容景物)
3. 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
- 今义:运输和通讯系统。
-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道路交错)
4. 妻子
-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丈夫的配偶。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指家人)
5. 绝境
-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 例句:“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与外界断绝联系)
6. 无论
- 古义:更不必说。
- 今义:不管,不论。
-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用说)
7. 不足
- 古义:不值得。
- 今义:不够,不足。
- 例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人说)
8. 仿佛
- 古义:隐隐约约,模糊不清。
- 今义:好像,似乎。
- 例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形容景象朦胧)
9. 志
- 古义:做标记,记录。
- 今义:志向,志愿。
- 例句:“处处志之。”(做了标记)
10. 寻
- 古义:寻找。
- 今义:寻找,但常用于时间上的“不久之后”。
- 例句:“未果,寻病终。”(不久就去世了)
二、古今异义词对照表
| 古义词 | 今义词 | 释义对比 | 例句 |
| 缘 | 缘分 | 沿着、顺着 | 缘溪行 |
| 鲜美 | 味道好 | 新鲜美丽 | 土地平旷…… |
| 交通 | 运输 | 交错相通 | 阡陌交通 |
| 妻子 | 配偶 | 妻子和儿女 | 率妻子邑人 |
| 绝境 | 困境 | 与世隔绝 | 不复出焉 |
| 无论 | 不论 | 更不必说 | 无论魏晋 |
| 不足 | 不够 | 不值得 | 不足为外人道 |
| 仿佛 | 好像 | 隐隐约约 | 仿佛若有光 |
| 志 | 志向 | 做标记 | 处处志之 |
| 寻 | 不久 | 寻找 | 未果,寻病终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桃花源记》中的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意义的变化,这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古文阅读中对词汇理解的重要性。掌握这些古今异义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及其深层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