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唇弄舌的意思】“鼓唇弄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善于说话、能言善辩,但有时也带有贬义,指人喜欢搬弄是非、花言巧语。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口才好但行为不端的人。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鼓唇弄舌 |
| 拼音 | gǔ chún nòng shé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钟会)性急,每与人论议,辞气厉然,有若鼓唇弄舌。” |
| 释义 | 原意是鼓动嘴唇,摆弄舌头,比喻花言巧语、能说会道;也可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爱说闲话、口是心非、虚伪狡诈。 |
| 近义词 | 花言巧语、巧言令色、能说会道 |
| 反义词 | 坦诚相见、直言不讳、实话实说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贬义用法:
- 他总是鼓唇弄舌,让人难以相信。
- 她在背后鼓唇弄舌,挑拨同事之间的关系。
2. 中性或褒义用法:
- 他在辩论会上鼓唇弄舌,表现得非常出色。
- 这位律师鼓唇弄舌,成功为当事人争取了利益。
三、总结
“鼓唇弄舌”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才出众、能言善辩,也可以用来批评其花言巧语、搬弄是非的行为。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色彩,避免误解或误用。
文章小结:
“鼓唇弄舌”不仅是一个描述语言能力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言行举止的评价。了解其出处、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