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什么意思】“脱贫攻坚”是中国在2013年至2020年间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最终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一战略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涉及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一、脱贫攻坚的定义
脱贫攻坚是指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等方式,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进行系统性扶持,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二、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扶贫对象 | 贫困县、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
| 扶贫方式 | 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 |
| 政策支持 | 党政领导责任制、财政资金投入、金融支持、社会保障兜底 |
| 成效目标 |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
三、脱贫攻坚的意义
1.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2.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城乡、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
3.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4. 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脱贫攻坚的成果
截至2020年底,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五、脱贫攻坚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返贫风险。未来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推动共同富裕。
总结:
脱贫攻坚是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了数亿人口的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公平与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