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形容的是那种花】“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于形容花卉美丽、香气浓郁的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里“国色天香”原本是形容牡丹花的。经过历史演变,“国色天香”逐渐成为形容花中之王——牡丹的代名词。
一、
“国色天香”最初用来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与芬芳。牡丹因其花朵硕大、色彩丰富、香气浓郁而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被视为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其地位极高,甚至在某些时期被定为“国花”。因此,“国色天香”不仅形容花的外貌和香气,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虽然现代有些人会误以为“国色天香”可以形容其他花卉,但根据典故和传统用法,它主要指的是牡丹。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出处 | 唐代李正封《咏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 原意 | 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与香气 |
| 后世引申义 | 象征富贵、繁荣、吉祥 |
| 文化象征 | “花中之王”,代表国家的荣耀与富丽 |
| 现代使用 | 有时泛指美丽芬芳的花卉,但传统上仍特指牡丹 |
| 常见误解 | 有人误认为可形容其他花卉(如梅花、荷花等) |
三、结语
“国色天香”不仅是对牡丹花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观念的一种体现。了解成语的本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若要准确表达,应以牡丹作为“国色天香”的标准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