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你问我答 >

五猖会读后感

2025-11-23 13:30:56

问题描述:

五猖会读后感,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13:30:56

五猖会读后感】《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参加五猖会的经历,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和家长专制的批判。文章语言朴实却深刻,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对传统习俗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思考。

一、

《五猖会》讲述了鲁迅小时候非常期待参加家乡的“五猖会”,这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民俗活动。然而,在出发前,父亲却要求他背诵《鉴略》,否则不准去。为了能去看五猖会,鲁迅不得不强记硬背,最终虽然完成了任务,但看戏的心情早已被压抑得无影无踪。这篇文章通过对这段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以及传统习俗背后的虚伪与压迫。

二、关键点分析

项目 内容
主题 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压抑
情感基调 理性反思中带有一丝无奈与讽刺
结构 回忆+叙述+议论
手法 对比(期待与现实)、细节描写、心理刻画
人物 鲁迅(童年视角)、父亲(权威象征)
时代背景 清末民初,封建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作者态度 批判传统教育方式,呼吁尊重儿童天性

三、读后感

读完《五猖会》,让人不禁思考:我们今天是否仍然在用某种“背书”的方式来限制孩子的兴趣与自由?鲁迅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揭示了教育中“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五猖会本应是孩子们快乐的节日,却被一场背诵剥夺了乐趣,这种现象在今天的教育中依然存在。

文章虽短,却发人深省。它不仅是一段个人回忆,更是一种社会批判。鲁迅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经历上升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让读者在共鸣中反思教育的本质与人性的尊严。

结语

《五猖会》不仅是一篇关于童年记忆的文章,更是一面照见传统与现代冲突的镜子。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而不是用规则和压力去抹杀他们的天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