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伶官的含义】《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一篇历史评论文章,收录于《新五代史·伶官传》之后。文章通过回顾后唐庄宗李存勖因宠信伶官而最终失国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道理。
在本文中,“伶官”是一个关键概念,其含义不仅涉及字面意义,还承载着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一、伶官的字面含义
“伶官”一词,从字面上看,指的是古代宫廷中以歌舞、表演为职业的艺人,即所谓的“乐工”或“戏子”。他们通常服务于皇室或贵族,负责娱乐、祭祀、庆典等活动。在古代社会中,这类人地位较低,常被视为“贱民”,不被重视。
二、伶官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特殊含义
在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中,“伶官”已不仅仅指代普通的艺人,而是具有更深层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 内容 | 解释 |
| 历史背景 | 在五代时期,政治动荡,政权更迭频繁,许多帝王为了寻求精神慰藉,往往重用伶官,甚至赋予他们一定的政治权力。 |
| 政治角色 | 伶官在当时不仅仅是娱乐人员,有时也参与朝政,成为皇帝身边的亲信,甚至影响国家决策。 |
| 道德批判 | 欧阳修通过对伶官的记载与评论,批评了统治者轻信小人、忽视忠良的行为,指出这是导致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 |
| 象征意义 | “伶官”在此成为一种象征,代表那些表面无害、实则危害国家的“小人”或“佞臣”。 |
三、总结:伶官的多重含义
1. 字面意义:指宫廷中的艺人,从事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
2. 历史意义:在五代时期,部分伶官因受宠而掌握实权,成为影响朝政的关键人物。
3. 政治批判:欧阳修借伶官之例,警示统治者应警惕身边的小人,避免因“逸豫”而亡国。
4. 道德寓意:伶官成为“祸根”的象征,体现“防微杜渐”的治国理念。
四、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含义 | 宫廷艺人,负责娱乐、表演等事务 |
| 历史背景 | 五代时期,部分伶官因受宠而参与朝政 |
| 政治角色 | 部分伶官拥有一定权力,甚至影响国家决策 |
| 文章主旨 | 批评统治者重用小人,强调“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
| 象征意义 | 代表“小人”或“佞臣”,警示统治者要慎用人才 |
| 作者意图 | 通过伶官之例,揭示国家兴衰与用人之道的关系 |
综上所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伶官”的含义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艺人,更是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的载体。欧阳修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对统治者的殷切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