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回目概括内容】《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全书共一百回,每回都有一个标题,这些标题不仅概括了该回的主要情节,也体现了小说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为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整部作品的结构与内容,以下是对《西游记》各回目的简要概括,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每一回都围绕一个主要事件展开,既有妖魔鬼怪的威胁,也有佛道神仙的指引,展现了善恶分明、因果报应的思想。
通过对回目内容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人物的成长变化。
二、回目概括表(前20回)
| 回目编号 | 回目标题 | 内容概要 |
| 第1回 |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介绍天地开辟、盘古开天,讲述孙悟空的诞生及学艺过程。 |
| 第2回 |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正乃修身 |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变等神通。 |
| 第3回 |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 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被玉帝招安为“弼马温”,后反叛自封“齐天大圣”。 |
| 第4回 | 官封弼马温 大闹天宫 |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大闹天宫,最终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 |
| 第5回 |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 孙悟空偷吃仙丹、蟠桃,扰乱蟠桃会,引发天庭追捕。 |
| 第6回 | 观音赴会问原因 大圣保唐僧取经 | 如来安排观音寻找取经人,选定玄奘为取经人,孙悟空被救出五行山。 |
| 第7回 | 八戒大战流沙河 悟空三借芭蕉扇 | 唐僧收服猪八戒,遇到白骨精,孙悟空识破妖怪,却被误解赶走。 |
| 第8回 | 比丘怜子遣阴贼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白骨精三次变化迷惑唐僧,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妖怪,却被唐僧逐出师门。 |
| 第9回 |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 四位菩萨化身凡人试探唐僧取经之心,唐僧坚定信念。 |
| 第10回 | 老虎岭妖怪吃人 鹰愁涧龙王夺宝 | 唐僧师徒路过鹰愁涧,白龙马现身,助其脱险。 |
| 第11回 |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 唐僧被红孩儿抓走,孙悟空请来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 |
| 第12回 | 三昧真火烧悟空 红孩儿被降服 | 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所伤,后请来观音收服红孩儿。 |
| 第13回 | 高老庄悟空收八戒 流沙河悟空收沙僧 | 唐僧收服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正式成行。 |
| 第14回 |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 孙悟空因顽劣被唐僧责骂,后领悟修行之道,逐渐成熟。 |
| 第15回 | 蛇盘山诸神暗佑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白骨精再次出现,孙悟空识破并将其打死,再次被唐僧误解。 |
| 第16回 | 三打白骨精 唐僧念紧箍咒 | 唐僧因误会念紧箍咒惩罚孙悟空,使其痛苦不堪。 |
| 第17回 | 唐僧遇黄袍怪 孙悟空被贬 | 黄袍怪掳走唐僧,孙悟空因受骗未能及时相救,被唐僧驱逐。 |
| 第18回 | 鹤观寺悟空解困 金池长老设宴 | 唐僧在鹤观寺被金池长老陷害,孙悟空归来相助。 |
| 第19回 | 猪八戒义气救师父 孙悟空智斗黄袍怪 | 唐僧被黄袍怪所擒,猪八戒与孙悟空联手救出师父。 |
| 第20回 | 乌鸡国救国王 孙悟空显神通 | 唐僧师徒到乌鸡国,发现国王被妖怪所害,孙悟空智斗妖怪,救出国王。 |
三、结语
《西游记》的每一回都是故事发展的关键节点,通过回目标题和内容的结合,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宗教寓意的精心设计。无论是孙悟空的成长、唐僧的坚定,还是师徒之间的矛盾与和解,都构成了这部经典之作的独特魅力。
如需完整100回的回目概括,请继续提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