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古诗赏析】《息夫人》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咏史诗,全诗通过描绘春秋时期息国夫人被楚国所掳的悲剧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思考。该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一、
《息夫人》以简练的语言讲述了息国夫人被楚国俘虏后,面对昔日夫君的哀怨与无奈,以及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诗中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无常,也折射出国家兴衰的必然规律。杜牧借古讽今,借息夫人之口,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二、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杜牧(唐代) |
| 诗题 | 息夫人 |
| 体裁 | 咏史诗 |
| 背景 | 春秋时期,息国被楚国所灭,息夫人被掳 |
| 主题 | 命运无常、家国兴亡、女性悲剧 |
| 风格 | 含蓄婉约,情感深沉 |
| 艺术手法 | 借古讽今、对比反衬、情景交融 |
| 思想内涵 | 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体命运的同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三、诗歌原文及解读
原文:
> 细腰宫里柳丝长,
> 一树桃花一树香。
> 旧时歌舞今何在?
> 空对东风泪满裳。
解读:
- 第一句“细腰宫里柳丝长”,描写的是息夫人昔日生活的宫殿,柳丝飘拂,环境优美。
- 第二句“一树桃花一树香”,进一步渲染宫廷的繁华景象,暗示曾经的盛世。
- 第三句“旧时歌舞今何在?”直指盛景不再,昔日的欢乐已成过往。
- 第四句“空对东风泪满裳”,表达主人公面对故地的悲凉与无助,泪洒衣襟,情感凄婉。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突出了历史变迁带来的巨大落差,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
四、结语
《息夫人》虽篇幅短小,却意蕴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杜牧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将一个古代女性的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这首诗成为唐代咏史诗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