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的词语解释】“百里”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表示距离单位或形容范围、程度。在不同的语境中,“百里”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百里”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1. 字面意义
“百里”是“一百里”的简称,其中“里”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里约等于500米。因此,“百里”即为50000米(50公里)。
2. 引申义
在文学、诗词或日常表达中,“百里”常用来形容遥远的距离,也可表示广阔的空间或深远的影响。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非“百里”,但类似用法。
3. 地名或人名
“百里”有时也作为地名或人名使用,如“百里峡”、“百里河”等,多指具有自然景观或地理特征的地方。
4. 成语或俗语
在一些成语或俗语中,“百里”也出现,如“百里挑一”,意为在众多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
二、常见用法及例句
| 用法 | 例句 | 解释 |
| 表示距离 | 他走了百里路才到家。 | 指实际距离为100里。 |
| 形容范围 | 百里之内皆可通行。 | 指范围内没有限制。 |
| 引申意义 | 这个消息传了百里远。 | 指信息传播广泛。 |
| 成语 | 百里挑一 | 比喻非常难得或极为出色的人或事物。 |
三、总结
“百里”作为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不仅有明确的长度单位含义,还常被用于文学、口语和成语中,表达距离、范围、稀有性等多重意义。其使用灵活,可根据上下文进行不同理解。在写作或交流中,正确使用“百里”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百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距离单位,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这一词汇,以提升沟通的准确性与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