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皇帝一览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据传由大禹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虽然夏朝的历史记载多为传说性质,但根据古籍《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的记载,夏朝共有十七位君主。以下是对夏朝历代君主的简要总结,并附上一份详细的“夏朝皇帝一览表”。
一、夏朝皇帝简要概述
夏朝的统治者被称为“帝”或“王”,其世系在后世的文献中多有记载,但由于缺乏直接的考古证据,许多内容仍存疑。不过,从《史记·夏本纪》等史料来看,夏朝的君主大多以“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帝槐、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帝廑、孔甲、帝皋、帝发、履癸(桀)”等名字流传下来。
这些君主的统治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在位多年,有的则短暂即位。其中,大禹作为夏朝的奠基者,以其治水功绩闻名;而最后一位君主桀,则因暴政被商汤所灭,夏朝随之灭亡。
二、夏朝皇帝一览表
| 序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 1 | 禹 | 约前2070–前2046 | 夏朝开国君主,治水英雄 |
| 2 | 启 | 约前2046–前2025 | 禹之子,开创世袭制 |
| 3 | 太康 | 约前2025–前2005 | 被东夷首领后羿所逐 |
| 4 | 仲康 | 约前2005–前1986 | 太康之弟,依附于后羿 |
| 5 | 相 | 约前1986–前1965 | 仲康之子,被寒浞所杀 |
| 6 | 少康 | 约前1965–前1912 | 夏朝中兴之主,复国成功 |
| 7 | 帝槐 | 约前1912–前1897 | 少康之子,迁都于斟寻 |
| 8 | 帝芒 | 约前1897–前1881 | 治国有方,文化发展 |
| 9 | 帝泄 | 约前1881–前1863 | 继承父业,稳定朝政 |
| 10 | 帝不降 | 约前1863–前1843 | 在位时间较长,晚年禅让 |
| 11 | 帝扃 | 约前1843–前1826 | 不降之弟,统治期间较平和 |
| 12 | 帝廑 | 约前1826–前1813 | 统治短暂,记载较少 |
| 13 | 孔甲 | 约前1813–前1798 | 好鬼神,导致政局动荡 |
| 14 | 帝皋 | 约前1798–前1787 | 统治时期混乱,国力衰退 |
| 15 | 帝发 | 约前1787–前1766 | 遗留问题严重,为桀埋下隐患 |
| 16 | 履癸(桀) | 约前1766–前1600 | 夏朝末代君主,暴虐无道,亡于商 |
三、结语
夏朝虽为传说与史实交织的朝代,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它不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也为后世王朝提供了制度与文化的雏形。通过对夏朝皇帝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演变过程。尽管部分记载仍有争议,但夏朝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点,依然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