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又名】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巅峰之作,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还因其深刻的社会描写和人物刻画而广受赞誉。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红楼梦》还有一个更早的名称——《石头记》。
《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原名,最早出现在清代的抄本中。这个名称源于小说中“通灵宝玉”的故事主线,即一块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爱情故事,以及这块玉的来历与命运。随着小说的流传和出版,尤其是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刊印的版本流行后,“红楼梦”这一名称逐渐取代了“石头记”,成为这部作品最广为人知的称呼。
尽管如此,“石头记”作为《红楼梦》的原始名称,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小说的创作背景,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表格展示
| 名称 | 原因/来源 | 使用时期 | 备注 |
| 石头记 | 源于小说中“通灵宝玉”的故事主线,讲述一块神石下凡历劫的经历 | 清代初期(原著创作时期) | 最初的书名,反映小说核心情节 |
| 红楼梦 | 取自小说中“太虚幻境”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意境,寓意人生如梦 | 清代中期以后(程高本流行后) | 后来成为广泛使用的正式名称 |
| 金陵十二钗 | 指小说中十二位主要女性角色,常被用作副标题或别称 | 清代后期 | 表现小说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
| 金玉缘 | 强调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象征“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冲突 | 后世评论与研究中使用 | 非正式别名,多用于分析情节 |
| 一部大观园 | 有时用来指代小说的整体内容,突出大观园这一重要场景 | 现代研究与评论中 | 非正式名称,强调空间叙事 |
三、结语
《红楼梦》从最初的《石头记》到如今广为人知的《红楼梦》,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反映了这部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文化接受与传播过程。了解这些别名及其背后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