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古诗注解】《襄邑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襄邑(今河南睢县)道路上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一、诗歌原文:
> 襄邑道中
> 陈与义
> 风头如刀面如割,
> 野阔天低树欲飞。
> 一川烟草平如剪,
> 满地春愁不可围。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诗中“风头如刀”形容风势猛烈,给人以刺骨之感;“野阔天低”则表现了旷野的辽阔与天空的低垂,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一川烟草”比喻远处的草木如烟似雾,增添了一种朦胧之美;而“满地春愁”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情绪。
三、诗句注解表格:
| 句子 | 注解 |
| 风头如刀面如割 | 形容风势猛烈,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突出天气的恶劣。 |
| 野阔天低树欲飞 | 描写旷野辽阔,天空低垂,树木仿佛要被风吹动飞起,表现出自然的壮阔与动荡。 |
| 一川烟草平如剪 | 用“一川烟草”比喻远处的草地如烟如雾,平坦如剪裁般整齐,营造出柔和的视觉效果。 |
| 满地春愁不可围 | 表达诗人内心的愁绪如春日的愁思一样难以排遣,无法摆脱。 |
四、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五、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中运用“风”、“野”、“烟”、“愁”等意象,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旅途图景。
- 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语言凝练:全诗仅四句,但每句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体现了宋诗“以小见大”的特点。
六、结语:
《襄邑道中》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展现了陈与义高超的艺术造诣。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